top of page

常見關於臨床心理服務的問題

1. 誰會尋求心理諮詢? 應該不會是我吧!

其實,任何人都有可能需要心理諮詢。

向臨床心理學家尋求諮詢或輔導的人士,大部分源於生活中不同程度的生活壓力,如工作或學業壓力、家庭或感情問題、健康轉變或經濟困難等,令他們暫時未能有效處理,因而受到情緒困擾,需要協助。尋求諮詢、輔導服務的人士並非軟弱。反之,他們積極面對自己的問題,主動求助,才是解決問題之道。

2. 心理治療都是傾談而已,與我跟親友傾訴有甚麼分別?

心理治療的種類及模式有很多,有些治療並不只限於傾談模式,如身心治療、藝術治療、遊戲治療等。

臨床心理學家運用的技巧、治療模式及理論都經過非常多的研究,透過臨床診斷,並運用經研究實証顯示為有效的治療模式於臨床應用上,針對性地協助當事人。 而臨床心理學家提供專業及客觀的意見和觀點,很多時候是家人或朋友都不能做到的,尤其是對於一些比較敏感的事情。雖然,有時親友可能會給予一些很好的意見,但他們並沒有接受過心理治療相關的訓練,故不能為當事人作準確診斷和洽當治療。

3. 接受臨床心理輔導服務是怎麼樣呢?

在輔導及心理治療過程中,臨床心理學家與當事人互動地解決其面對的困擾和問題。臨床心理學家除了給予專業評估、介入及意見,亦協助當事人認識自己和建立解決困難的能力,培養樂觀積極的心境和態度,從而促進心理健康和個人成長。

4. 臨床心理學家與當事人的關係是怎麼樣?

在輔導及心理治療過程中,臨床心理學家與當事人的關係是專業關係。不論當事人的背景 (如性別、種族、工作等),臨床心理學家都會一視同仁地提供專業心理服務。

5. 服務使用者的資料如何得到保障?

臨床心理服務重視服務使用者的私隱和利益。接受臨床心理咨詢和輔導的人士之個人資料及面談內容會記錄在檔案內,只作為提供服務之用。所有檔案皆按臨床心理學家的專業操守嚴格保密及妥善儲存。除牽涉人身安全、司法程序或經當事人的同意外,其他人均不能獲悉有關資料。

希望此文能令大家對臨床心理學家的工作和臨床心理服務有更深入的了解,而有需要人士亦能主動尋求心理治療或諮詢。事實上,如果受情緒困擾人士能夠者積極面對自己的問題,並主動求助,心理治療的成效會更為顯注。

「臨床心理學家的工作(下)」 - 註冊臨床心理學家 趙思雅 [《新報》健康版 (28-10-2014)].jpg

(本文撰於2012年初,修訂於2013年6月及2014年10月; 曾刊於she.com 及《新報》健康版)

版權所有,不得翻印©註冊臨床心理學家 趙思雅

Featured Posts
Recent Posts
Archive
Search By Tags
Follow Us
  • Facebook Basic Square
  • Twitter Basic Square
  • Google+ Basic Square
bottom of page